国足选帅或将加速推进
近期,有关中国国家足球队(国足)选帅的进程确实显得愈发紧迫。随着体育总局的最新措施出台,足协的权利似乎正在逐步削减,导致足协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在任免上受到限制。这一政策的实施意味着,国足管理部(简称国管部)以及其他三个部门的领导者,实际上是由体育总局直接任命,而不是足协自主选择的。这也表明,因上届足协高层的集体更迭,体育总局的监管力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度,让外界对未来的选帅过程产生了诸多期待。
我们不必总是纠结于新任主教练的潜在人选,也不应过于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体制改革。更重要的是,这些当权者能够致力于实际的工作,推动国足的建设与发展。久尔杰维奇这样的教练人选,不少球迷可能认为他存在一定的不足,但在我看来,他的能力已足够胜任国家队的需要,尤其是要考虑到网民们普遍的认可度。在热爱足球的球迷视角中,虽然对久尔杰维奇的期盼并不迫切,但他过往的国家青年队执教经历,至少为国家队塑造了比较扎实的基础。
现阶段,国足的整体实力确实不容忽视。无论是久尔还是其他名帅,例如英超的瓜迪奥拉,即使他愿意来华执教,也未必能够在短时间内带来质的飞跃。毕竟,瓜迪奥拉曾自嘲心理年龄已达八旬,当他选择不与曼城续约时,实际上是因为久经考验的心理疲惫,而不仅仅是战术上的考虑。这一切都表明,国足现阶段需要的并非一位明星教练,而是准确评估教练能力与适合性的专业人员。兴许只有具备丰富经验与深厚专业知识的技术总监,才能对国足的未来把舵。
有消息显示,像佩兰、霍顿等教练都是国际足联直接推荐给中国足协的。但我们不得不承认,佩兰在亚洲杯的表现尚算理想,但其在世预赛的惨淡战绩则令人失望,球队无论如何未能赢得公众的满意度。随着选帅进程的推进,实际的资金运用却有限,使得足协只能在名气相对小、过往执教并无显著成就的外籍教练中寻求合适人选。例如,曾执教过墨西哥队的老帅,或是曾带领韩国队的本托。尽管本托的能力毋庸置疑,但他与国内球队短期调教期间的摩擦,恐怕会让他的加盟之路变得更加坎坷,因此,是否愿意来华执教,仍有待考量。
克劳琛的案例毫无疑问是个中典型,他在国青的表现相当出色,曾与德国队交锋时展现出良好的战术素养,然而,足协内部却因其名气不足而对他避之不及。究其根本,这种情形往往来自于国际足联的推荐,但没有中间商的“调停”下,合作似乎难以实现。如今的久尔杰维奇也受到了一些媒体的质疑,背后的原因是他是接受了扬科维奇的推荐,以至于引起外界对选帅动向的诸多关注。
值得注意的是,国内舆论总是频繁地批评国家队更换教练的动作,但实际上,他们往往忽视了国内俱乐部在这一方面同样换帅频繁。许多外援甚至在进球榜上摘得佳绩,但教练却在执教期间被随意解雇,这也表明了经纪人的压力和市场的无情。可以看出,在浮躁的市场环境下,稳定与建设显得愈发重要,而国足要想今后有所起色,实在需要更多理性的考虑与专业的决策。